蓄电池的主要参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额定电压:指蓄电池在正常工作条件下,其正负极之间的电势差,单位为伏特(V)。常见的蓄电池额定电压有 12V、24V、48V 等,如汽车用的铅酸蓄电池通常为 12V,而一些电动自行车的蓄电池可能是 48V 或 60V。
容量:用来衡量蓄电池储存电能的能力,通常以安时(Ah)为单位。例如,一个 100Ah 的蓄电池,在以 10A 的电流放电时,可以持续放电 10 小时。容量越大,蓄电池能够提供的电能就越多,设备的续航能力也就越强。
充电电压:指对蓄电池进行充电时所需要的电压。一般来说,充电电压要略高于蓄电池的额定电压,以保证能够将电能有效地充入蓄电池。不同类型的蓄电池充电电压有所不同,例如铅酸蓄电池的充电电压一般在 13.8V - 14.4V 之间。
充电电流:即充电时流经蓄电池的电流大小,单位为安培(A)。合适的充电电流对于蓄电池的充电效率和寿命至关重要。一般来说,充电电流不宜过大,否则可能会导致蓄电池过热、极板损坏等问题;但充电电流也不能过小,否则充电时间会过长。
放电深度:是指蓄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放电的程度,通常用百分比表示。例如,将蓄电池从满电状态放电到剩余电量为 20%,则放电深度为 80%。过度放电会对蓄电池造成不可逆的损坏,缩短其使用寿命,因此在使用中应尽量避免深度放电。
内阻:蓄电池内部所具有的电阻,单位为毫欧(mΩ)。内阻会影响蓄电池的充放电效率和性能,内阻越小,蓄电池的充放电效率越高,能够输出的电流也越大。随着蓄电池的使用和老化,内阻会逐渐增大。
循环寿命:指蓄电池在一定的充放电条件下,能够完整循环的次数。当蓄电池的容量下降到初始容量的一定比例(通常为 80%)时,就认为该蓄电池达到了使用寿命终点。不同类型的蓄电池循环寿命差异较大,例如普通铅酸蓄电池的循环寿命一般在 300 - 500 次左右,而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可以达到 1000 次以上。
自放电率:指蓄电池在未接入负载的情况下,自身电量自然消耗的速率,通常用每月或每年的电量损失百分比来表示。自放电率与蓄电池的类型、储存条件等因素有关,一般来说,锂离子电池的自放电率较低,而镍镉电池的自放电率相对较高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