铁路隧道灯智能照明控制方式
产品型号:LT-SDD50w-ZN
产品产地:广东深圳郎特牌
发布日期:2025-03-19
浏览次数:
  • 详细资料
  • 规格参数
  • 包装


一、铁路/高铁LED隧道灯智能照明控制方法

‌光感应调光控制‌

灯具内置光敏传感器或外接光线传感器,实时监测洞口内外亮度变化,自动调节灯具输出功率

(白天高功率/夜晚低功率)。

光感应控制需与洞外自然光同步,确保驾驶员视觉平缓过渡‌。

‌车流/人流感应控制‌

‌有车/有人模式‌:通过雷达、视频监控或红外传感器检测车辆/行人,触发LED隧道灯全功率运行‌。

‌无车/无人模式‌:降低亮度至基础照明水平或关闭部分灯具,实现按需照明‌。

特殊场景(如紧急情况)下,人体感应器可联动应急照明系统‌。

智能隧道灯.png

二、隧道照明要求

‌入口段‌

需高亮度(50W灯具光效150lm/W,配合高密度布置)以减少“黑洞效应”‌。

安装间距约1米(对称布置),采用防眩光半截光型灯具‌。

‌过渡段‌

亮度逐级递减,灯具功率介于入口段与中间段之间(如100W),间距2-3米‌。

需动态调光,适配洞内外亮度差异‌。

‌中间段‌

基础照明采用50W LED隧道灯(光效150lm/W),间距约10米‌。

车流量大时保持恒亮,车流量小时可无极调光或部分关闭‌。

‌出口段‌

避免“白洞效应”,亮度调节需与外部环境协调,灯具布置对称于入口段‌。

三、LED隧道灯功能及参数

‌核心参数‌

功率:50W(中间段基础照明)‌

光效:≥150lm/W(高光效设计,降低能耗)‌

色温:3000K~5500K,显色指数≥60‌

防护等级:IP65(防尘防水)‌

‌智能功能‌

无极调光:支持0-100%亮度连续调节,适配不同场景需求‌。

防眩光设计:采用半截光型配光,减少驾驶员视觉干扰‌。

四、传感器安装位置及注意事项

‌传感器类型与安装位置‌

‌光线传感器‌:洞口内外10-20米处,避开遮挡物‌。

‌车流检测传感器‌:入口/出口顶部或侧壁(雷达/摄像头),覆盖车道全覆盖区域‌。

‌人体感应器‌:紧急停车带、人行通道侧壁(红外或微波传感器)。

‌注意事项‌

‌防干扰设计‌:传感器需避开强电磁场、震动区域,避免误触发‌。

‌冗余控制‌:主控系统失效时,启用本地调光模式或固定亮度备份‌。

‌维护周期‌:定期清洁传感器透光面,校准光线检测精度(每6个月一次)‌。

‌兼容性‌:控制系统需支持多种通信协议(如DALI、ZigBee),适配不同品牌设备‌。

郎特隧道灯效果图.png